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大力培養鄉村人才,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推動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現就襄陽職業技術學院2023年“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工作通知如下。
襄陽職業技術學院是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于2000年8月組建的一所公辦全日制多科性高等職業院校。學院是國家骨干高職院校、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國家“雙高計劃”立項建設單位、全國文明單位。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實施“一村一”“一村多”“鄉村醫生”“鄉村教師”等項目,先后培養農民大學生6300余人,培育了“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劉雨薇等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鄉村實用人才。
招生專業:現代農業技術、旅游管理。
招生計劃:二個專業招生計劃各50人,共計100人。
學制及學歷層次:學制3年,全日制普通專科。
報考襄陽職業技術學院“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需戶口在襄陽市建制村的高中(含職高、中專、技校等同等學歷)畢業生,年齡在45周歲以內(1978年8月31日后出生)符合2023年湖北省高考報名條件,政治素質好,身體健康,有培養前途的優秀農村青年。
1.個人報名和組織推薦。符合條件的報考人員在襄陽職業技術學院招生信息網“單獨招生”欄目,下載《襄陽市2023年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報名登記表》(雙面打印),并按要求填寫個人詳細信息,簽字承諾信息真實有效。攜帶報名表(一式三份)、身份證、戶口本、高中(含職高、中專、技校等學歷)畢業證原件及復印件(原件遺失者需攜帶教育部門或人社部門證明材料)到所在村(社區)登記報名。報名截止時間2023年6月16日前。
2.資格審查
①初審。經村委會、鄉鎮(街道)黨委、縣(市、區)農業農村局、縣(市、區)委組織部逐級審核報名人員的原件、復印件材料并蓋章確認。時限:2023年6月20日前。
②復審。以縣(市、區)為單位將初審合格人員名冊、報名表及身份證、戶口本、高中畢業證等資料收齊后送交市教育考試院進行高考報名資格復審,確定最終報名考試名單。時限:2023年6月26日前。
3.準考證發放。襄陽職業技術學院根據市教育考試院提供的報名名單,制作準考證,發至各縣(市、區)。時限:2023年7月4日前。
1、考試科目:語文、時事政治、農業生產知識。
2、考試時間、地點:2023年7月6日,具體考試時間以準考證為準。考生由各縣(市、區)統一帶隊到襄陽職業技術學院主校區參加考試。考生需持準考證、身份證原件準時進入考場。
1.按照考生成績總分,由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協商襄陽市“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協調小組辦公室確定錄取最低分數控制線并上報組織部門審定。依據各地分配的招生計劃,以縣(市、區)為單位按照報考專業分類分別在錄取最低分數控制線上考生中從高分到低分按順序確定擬錄取名單。總分相同的考生,依次比較時事政治、農業生產知識、語文單科成績。
2.擬錄取考生名單在裹陽職業技術學院招生信息網上公示5個工作日。公示后如無異議,擬錄取考生領取高考報名號,網上完成高考報名后,以縣市區為單位集中進行現場確認,體檢工作待開學后由襄陽職業技術學院組織開展。
3.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將擬錄取名單報湖北省高等教育招生委員會辦公室和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審核備案,辦理正式錄取手續,發放錄取通知書。擬錄取考生如果放棄錄取資格,須提前提出書面申請。錄取后不按期入學就讀,將記入個人誠信檔案。
(一)壓緊壓實工作責任。各地各有關單位要各負其責各司其責、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按照時間節點有序推進。各地組織部門要發揮優勢,加強督辦推動。農業農村部門要履行好協調小組辦公室職責,做好招生宣傳、組織推薦及報名工作,要加強統籌協調,與教育部門和承辦院校密切溝通。教育部門要加強對資格審查、考試錄取、課程設置、學生管理等工作的指導。培養院校要高度重視并落實各環節工作。其他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推進“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任務落實。
(二)嚴格落實經費保障。各地要將“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培養經費、工作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足額安排、專款專用。
1、2020級高職、2020級中高職貫通培養和2021級學生,所需學費和人才培養專項資金補貼按原規定執行。
2、2022級學生所需學費按原規定執行,人才培養專項資金補貼自2023年下半年起省級不再承擔。2022級和2023級,每生每年2000元人才培養專項資金補貼,由市、縣(市、區)財政共同負擔,原則上市縣兩級按5:5分擔。人才培養專項資金由襄陽職業技術學院統籌用于學生教材、住宿、體檢、高考報名生活補貼(按照學生在校集中教學時間200元/月標準發放),其他費用原則上由學生個人承擔。
3、2023級所需學費按照全省現行統招高職生標準執行,每生每年5000元,每生三年共計15000元,由市縣兩級財政共同擔負,原則上市縣兩級按5:5分擔。
4.襄陽職業技術學院設置專項獎學金,按在校生2%、3%、5%的比例設置一、二、三等獎,每年分別給予3000元、2000元、1000元的獎勵。
5.襄陽職業技術學院設置助學金,助學金的資助標準分為3檔,分別為每生每年4400元、3300元、2200元。
學校地址: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隆中路18號
聯系方式:0710-3513396
江漢大學是一所綜合性大學,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漢市,學校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2001年10月,經教育部批準,在原江漢大學、華中理工大學漢口分校、武漢教育學院、武漢市職工醫學院四校基礎上合并組建新江漢大學。2002年6月,學校整體搬遷到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
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教育部直屬并與上海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經過114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上海體育學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簡稱“上體”,是由國家體育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體育類普通高等學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試點建設單位。學校入選中國政府獎學金資格學校、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試點院校、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上海市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北京體育大學(Beijing Sport University),位于北京市,簡稱北體大,由國家體育總局直屬,是新中國成立后國務院確定的首批全國重點院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和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的高等體育院校。
武漢體育學院原名中南體育學院,是新中國首批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體育院校之一,1953年成立于江西省南昌市,1955年遷至湖北省武漢市,1956年更名為武漢體育學院,為國家體育總局直屬,2001年調整為國家體育總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