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育部在高等職業教育專業目錄中增設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電競專業。剛開始開設電競專業的高職院校也就13家,而到了2018年,已經有超過40所高職院校開始招生,提出申請的院校達到76所。
據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游戲用戶已達6.26億人,2018年1-6月的游戲市場銷售收入達到1050億元。在重慶、西安等地促進電競產業發展的政策出臺后,近兩年電競賽事和俱樂部數量約翻了一番。中國傳媒大學的加入再次將電競專業掀入高潮。2017年,中國傳媒大學開設電競方向的專業,即數字媒體藝術(數字娛樂方向)。主要培養游戲策劃和電子競技運營與節目制作人才。
電競產業太火了,時至今日,電競專業與電競相關產業同樣處于上升期。
電競專業學什么?每天上課就是打游戲嗎?電競專業畢業后能干啥,就業前景如何?
這是很多學生看到電競專業招生信息的時候所面臨的問題。大家對這個專業不陌生,甚至對游戲一點都不陌生,而當自己真的想去報考電競專業時,卻對這個專業知之甚少。
對于電競專業到底學什么?每個職業院校課程設置不一樣,所學的東西也不盡相同。據重慶交通職業學院的一名老師介紹,該校電競專業學生一共要學習34門課程,包括電競心理學、電競產業分析與管理等。很多人都以為電競專業就是打游戲,現在才知道,打游戲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電競專業跟你想的一樣嗎?
就業方面,很多學生都夢想成為電競職業選手,在聚光燈下面對億萬網友展現自己的魅力,但是,學習幾年電競專業能成為合格,甚至優秀的電競運動員,簡直是鳳毛麟角,電競運動員不光是要靠個人的天賦、能力和心理素質,年齡也是比較重要的。一位電競行業人士指出,從年齡來講,電競選手的黃金職業年齡為15至20歲,而高職畢業生從年齡門檻上就已無法滿足要求。
其實,畢業之后能不能成為電競職業選手這倒是次要的,畢竟有天賦的人也不多,我們要看到電競行業相關的職業,這個是相當龐大的就業體系。據人社部分析,現有超85%的電子競技崗位人力不足,對電競賽事運營師的需求量就近150萬人。
電競產業相關的工作包括按照賽事活動、俱樂部、游戲設計、傳媒宣傳等板塊,可劃分為策劃、管理、后期、解說、執行等不同崗位。
當然,電競專業雖然說前景不錯,但也并不是每個人說上就能上的,還是需要細細衡量自己是否喜歡這個專業,是否能夠在這個專業有所收獲,如果說單純為了多好就業而選擇,那永遠沒有哪個專業適合。
迄今為止,開設電競專業的學校也越來越多,而電競產業相關就業人群也越來越多,其實,不管是哪個專業的人才,如果說想要在就業這條路上,能夠謀求一條不錯的前程,那就需要自己多付出,這樣才能有回報。
免責聲明: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轉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聯系郵箱:543779269@qq.com。
根據飛機的模式可以劃分為固定翼和螺旋槳系列的,執照都是一樣。
一般情況下,國家規定的都是60歲退休,當然,對于年齡的限制比較嚴格,考慮到身體以及能力等方面,也是對60歲以上的人予以照顧。飛行員作為一項高技術高難度的工作,要求是非常嚴苛的,培養一個優秀的飛行員,周期都比較長,更何況是已經有二三十年飛行經驗的人才,更是不可多得。
想當飛行員應該具備哪些素質呢?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下。
目前,國內航空公司飛行員來源主要有三種:一是委托民航飛行學院培訓飛行員,二是空軍轉業,即“軍轉民”,三是招收外籍飛行員。委托培訓則是當下航空公司招收飛行員的主要方式。
飛行人才的緊缺,是各航空公司亟待解決問題的重中之重,已成為各航空公司既好又快發展的瓶頸。學生畢業后,主要就職于國內各大航空公司等民航企業,從事民航航線飛行駕駛工作。
身上有疤痕可能會影響飛行員的入職體檢結果。但是這還需要根據疤痕所在的位置以及瘢痕的大小和嚴重程度而定,并不是只要有疤痕,就不能做飛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