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行業誕生于第三次工業革命,技術平臺和底層架構的特性賦予了其強大的鏈接能力,擺脫了傳統的時空和地域的限制,覆蓋范圍、傳輸效率和時效性都較傳統行業有了質的飛躍。隨著互聯網技術滲透到各個行業(交通運輸、商業零售、衛生醫療等),引發了以融合為特征的產業革命。當前,一種成熟的產品或者服務往往是由多個產業生產成果的結晶,原有的產業界限日益模糊化。
金融的本質是融通資金,實現供需雙方的合理匹配。互聯網與金融的結合,正在嘗試擺脫金融中介在資金流轉過程中的作用,淡化中間機構在市場交易中的重要性。在理想的狀態下,互聯網金融將依托互聯網的先進技術和分享、公開、透明的理念讓資金在各種主體之間的流通達到直接,自由的狀態。當前,網購滲透率已到達40%,引領現代新消費,互聯網金融前進的腳步已無法阻擋。
當前,中國互聯網金融平臺截至2016年4月歷史累計成交額達到了18881.18億元。通過數據分析發現,運營平臺只有2478家,其中民營系平臺2237家、銀行系17家、上市公司系68家、國資系76家和風投系80家。截至 2016 年 6 月中旬,金融行業人才需求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15.8%。有業內人士分析,由于特殊的用人條件,未來5到10年內,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人才缺口將達到130萬以上。
互聯網金融專業的畢業生能夠在第三方支付、P2P、眾籌、互聯網理財、互聯網銀行、互聯網保險、互聯網證券等領域就業,就業崗位主要有產品經理、互聯網金融產品策劃師、互聯網金融產品運營師、投資/理財顧問、網絡媒介工程師等。 相比之下,互聯網金融行業、互聯網行業中員工的晉升更快,收入提高速度也最高,而金融公司員工相對晉升較慢。
而且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猛發展,互聯網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規也不斷出臺。至2015年10月13日我國出臺了一系列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法律法規來規范和完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