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ITFIN)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
“互聯網金融”創新理論基礎與傳統金融不同,它使用“市場直接匹配”理論,資金供需雙方直接交易,脫媒、去中介化,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對稱程度,提高了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余額寶、京東白條、大眾點評、食品衛生保險、打車軟件”等經典案例來佐證了金融創新中的兩個特點:金融民主化、金融普惠化、信息的數字化,計算能力的不斷提升、網絡通訊的發展,百年一遇的顛覆性技術將會促成金融理論突破。
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同時強調“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等健康發展”,這次大會給整個互聯網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在這種背景下,互聯網金融專業應運而生并催生了對“既懂IT技術、金融學,又有互聯網思維”的交叉綜合型人才的巨大需求。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中企業數量居前的六個省市分別是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山東和北京。用人缺口為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等傳統金融機構和互聯網銀行、第三方支付公司、P2P公司等新型互聯網金融企業,從事互聯網金融營銷、系統運營、征信風控等基層業務和管理崗位的高端技術技能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