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閉幕。船舶學院“先進泵噴式潛水員推進系統”“海底焊接專家”兩項目獲得銀獎,自動化學院“天馬-1油動植保無人機”“骨折整復導航系統”兩項目獲得銅獎;是我省最好成績。
大賽以“搏擊‘互聯網+’新時代壯大創新創業生力軍”為主題,由教育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改委、工信部、人社部、國家知識產權局、中科院、中國工程院、團中央和陜西省政府共同主辦,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承辦。大賽自3月舉辦以來,參賽項目達37.7萬,參賽國內外學生150萬人。大賽采用校級初賽、省級復賽、全國總決賽三級賽制,分為創意組、初創組、成長組和就業型創業組4個組別。參賽類別分為互聯網+現代農業、公共服務、信息技術農業、商務服務、制造業、公益創業、文化創意服務七大類。來自全國(含港澳臺地區)180余所高校的228個項目,共角逐出冠亞季軍4個、金獎35個、銀獎110個、銅獎481個。
“先進泵噴式潛水員推進系統”有著“水下摩托艇”稱號,是一種高性能的潛水員推進器裝備。項目運用了世界領先的泵噴式推進系統,在航行速度、效率和用戶體驗性上達到甚至超越國際水準,實現國內蛙人水中推進器領域的“代差”。該裝備在性能上顛覆了傳統的潛水員推進器產品,利用泵噴推進布局使水下航速超越國內任何同類產品;推進器的外形充分考慮人體工學設計,采用了子彈頭型的減阻外殼并,參考海洋中印頭魚與鯊魚的共生關系,使高速航行時潛水員與推進器的邊界層產生連續,人員被保護在推進器的流場當中,保證舒適性和安全性,并盡可能減小航行時流場對人體的壓力;制造工藝采用了鋁合金骨架及碳纖維外殼,并大量運用 3D 打印工藝;推進器中配置的液晶顯示屏能夠來實時匯報水深、溫度、時間、油門、電池電量等信息。
“海底焊接專家”主要針對采油平臺、輸油管線以及深海壓力容器等海洋結構服役中面臨和亟待解決的焊接維修技術問題。項目適用于200米水深海洋環境下海底管道焊接維修系統的設計、制造、測試、安裝關鍵技術,水下焊接系統與ROV接口技術,實現信息的真實、有效傳遞,并將誤差控制在1%以內,進而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水下結構物焊接技術和關鍵設備。在機器人的垂向和縱向分別布置有兩組推進器,艏部布置也有一組側向推進器,有效實現了產品的前進、后退、上浮、下潛、原地差動轉向與縱傾調整,通過合理的布置消除了運動過程中的橫滾現象。產品焊接部分則采用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于水下作業水下線性滑動模組代替了傳統“機械手”攜帶作業設備的方法,以便攜帶多種類作業設備。
互聯網金融、工業機器人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