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飛行過程中常見的錯覺 ,產生的原因,怎樣和克服? 飛行空間定向障礙(spatial disorien-tation,SD)。
飛行SD界定為,“飛行人員在飛行中在由重力垂直線構成的坐標系中對自己、對自己的飛機或對他機的空間狀態、位置和運動的錯誤知覺”,或者是,“不能在地面和重力垂直線構成的固定坐標系內正確感知自己或其飛機的位置、運動或狀態,或飛行員錯誤知覺自己相對于其飛機,或自己飛機相對于他機的位置、運動和狀態”。
飛行錯覺是人在飛行環境中的正常生理心理現象,跟人的空間定向感知覺在飛行三維環境中的局限性有關,飛行錯覺的發生與飛行經驗無關。 空間定向需要有充分的感覺信息輸入,這些感覺信息的輸入主要通過視覺感受器、前庭和本體感受器。當飛行員在飛行中暴露于不正常的重力環境或慣性環境下,前庭和本體感受器的輸入信息就不再可靠。
一.飛行錯覺分類
傾斜錯覺——儀表指示沒有坡度,而飛行員主觀感到飛機有坡度,或者覺得飛機的坡度與儀表指示的不一致。 俯仰錯覺——儀表指示平飛狀態,而飛行員主觀感到飛機向上或下降。 反旋轉錯覺——當改出轉彎后,儀表已指示直線飛行,但飛行員覺得同反方向旋轉。 倒飛錯覺——儀表指示正飛狀態,但飛行員覺得處于倒飛狀態。 方位錯覺一一飛行員主觀感到的方位與當時實際所處的方位不一致。 產生飛行錯覺后,飛行員情緒易緊張。操縱動作易不協調。如果產生嚴重錯覺而不能及時克服,則可能導致嚴重飛行事故,甚至機毀人亡。
二.產生飛行錯覺的主要原因
1.客觀刺激物的影響。 錯覺大都是在飛行中知覺對象背景發生變化, 知覺和判斷失去通常參照結構的情況下產生的。 飛行員在晝間簡單氣象條件下飛行時, 除根據飛行儀表保持和改變飛機狀態外, 還有一個很重要條件, 就是飛行員通過飛機風擋與天地線的關系位置和艙外自然景物與飛行的關系位置判斷和改變飛機狀態。在復雜氣象( 晝間、夜間) 條件下飛行, 如夜航和海上飛行, 無法根據風檔與天地線等參照結構保持和改變飛行狀態, 基本上全靠儀表飛行。這就改變了晝間簡單氣象條件下操縱飛機的客觀環境。由于飛行員受到云、星、燈、海和飛機本身某些因素的影響, 不能正確地做出飛行狀態的正確判斷, 便產生飛行錯覺。
2.主體狀態 A. 情緒不夠正常。飛行員在飛行前遇到了某種不愉快的事情,可能產生消極情緒, 使活動能力減弱, 對飛機狀態就可能缺乏正確的判斷。飛行員從簡單氣象轉入復雜氣象飛行, 從晝間轉人夜間飛行的開始階段, 由于經驗不足, 情緒緊張, 肌肉的緊張度增加, 使動作失調, 飛機狀態出現異常。由于飛行員情緒過度緊張, 手握駕駛桿很緊而沒有發現此異常狀態, 誤為正常飛行。 B. 有的飛行員由于技術不熟練, 缺乏比較全面的飛行知識和技能, 特別是暗艙儀表技術掌握不牢, 在飛行中常常出現偏差, 而不能及時發現, 誤認為飛機狀態正常而產生錯覺。 C.操縱動作粗猛, 注意力不能按要求進行分配和轉移。在復雜氣象和夜航飛行中, 如果沒有按照儀表指示改變飛機狀態, 而且動作粗猛, 沒有及時地隨著飛機狀態的改變而調節注意的分配和轉移, 往往也不能迅速地作出正確判斷而產生錯覺。當飛行員的飛行技術沒有達到非常熟練和自動化的程度, 注意力分配易顧此失彼, 注意力的轉移較慢。也容易使感知到的飛機狀態與實際的飛機狀態不一致。 D.飛行員過于疲勞。飛行員由于長時間緊張飛行, 體力消耗很大, 大腦皮層機能下降, 興奮與抑制失去平衡, 平衡機能變差, 也容易失去對正常狀態的判斷。
三.防止和克服錯覺的幾種措施
1.要非常熟練地掌握飛行技術。特別是在進入復雜氣象和夜航訓練前, 打好暗艙儀表飛行技術基礎, 養成按儀表指示判斷飛機狀態。儀表飛行要求注意力分配條理化, 操縱動作程序化。飛行員不但要掌握一般的動作要領, 而且要掌握大動作量的操縱要領, 學會改出復雜飛行狀態。根據多年的訓練經驗, 只要儀表質量過了關, 復雜氣象和夜航飛行可以防止錯覺的產生, 即使產生了錯覺也能及時克服。
2.飛行前, 保證飛行員休息好。使大腦興奮與抑制過程始終處于良好平衡狀態。保障各器官的良好機能。同時, 加強體育鍛煉, 保證充足營養, 以提高各器官的機能。
3. 培養飛行員的堅強意志。堅強的意志是飛行員自覺調節自己的行動克服種種困難實現預定目的任務的重要心理品質。飛行中一旦出現某種錯覺, 就能沉著冷靜地分析情況, 堅信自己的意志,以地平儀為主,結合其他儀表,綜合做出判斷,不憑自己的主觀感覺操縱飛機。不少飛行員在堅強意志下克服困難,糾正錯覺。 4.空中一旦產生了錯覺,可以采取一些輔助辦法消除它。如適當活動一下身體與地面通話,少量的改變一下飛機狀態等。飛行員產生錯覺時一定要及時報告地面指揮員,以便得到幫助。
私人飛行培訓、商業飛行駕駛培訓、飛行教官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