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主要面向各類機械制造、機電產品維護與設計等企事業單位,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敬業精神,掌握適應現代制造業的機械加工(含數控加工)技術、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調試、維護技術、電工技術及電氣控制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專業技能。培養能從事機電設備、自動化操作系統和生產線的安裝、調試與維護;普通機床、數控機床的操作;機電類產品的設計與加工(如CAD/CAM);機電類設備或產品的銷售與服務等崗位工作,具有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知識型、發展型高素質技能人才。 就業方向畢業生主要從事機電設備、自動化設備、生產自動線的生產運行,安裝、調試,維護等工作,也可從事機電產品的加工、裝配、電子機械的使用、檢測與維護;機電產品設計、營銷以及相關的技術服務工作。
專業介紹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規模的增大和速度的提高,特別是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加快,我國已形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智能建筑市場。廣闊的市場潛力為智能建筑的發展提供了巨大機遇,同時也面臨著智能建筑工程技能型人才不足的問題。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基礎理論知識,具備計算機及相關設備的維護與維修、行業應用軟件、平面圖像處理、廣告設計制作、動畫制作、計算機網絡及網站建設與管理、數據庫管理與維護等應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的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就業方向:畢業生主要面向交通系統各單位、交通信息化與電子政務建設與應用部門、各類計算機專業化公司、廣告設計制作公司、汽車營銷技術服務等從事IT行業工作。主干課程:一、信息技術概述1)了解信息、信息處理、信息技術的概念及特點。2)了解微電子技術的作用,通信技術的分類。3)理解什么是比特和比特的運算,掌握二進制數與十進制數,八進制數,十六進制數的關系,熟悉整數和實數在計算機內的表示方法。二、計算機組成原理1)掌握計算機硬件的主要組成部分及其功能,了解計算機的類型。2)了解微處理器的特點、功能、應用及大概發展情況。3)掌握CPU的結構與工作原理、理解指令的大體執行過程。4)了解cache存儲器和主存儲器的功能與關系。5)掌握輸入和輸出設備的功能、了解其結構與原理。三、計算機軟件1)了解計算機軟件和計算機軟件技術含義。2)了解操作系統的作用、功能、常用操作系統和實用程序的種類。3)掌握計算機語言程序及它們的執行過程。4)了解計算機軟件基礎理論所包含的內容、算法和數據結構的概念。四、計算機網絡與因特網1)了解數據通信的基本知識;掌握局域網的特點與組成,初步理解網絡的兩種工作模式。2)了解構成廣域網的遠程數字通信線路的性能及幾種常用的接入技術,懂得廣域的構成和分組交換機的功能。3)掌握TCP/IP協議的作用,IP地址的格式與分類。4)了解電子郵件系統和遠程文件傳輸系統的大體原理與工作過程。5)了解WWW的功能、組成及其應用,掌握HTML、URL、http和W eb瀏覽器等的作用與原理。6)理解網絡信息安全措施如身份認證、訪問控制、數據加密、數字簽名、防火墻、病毒防范等的原理與作用。五、數字媒體及應用1)理解GB2312、GBK和GB18030三種漢字編碼標準的內容。2)掌握數字圖形獲取的原理與方法,初步了解數字圖像內容與應用。3)掌握聲音獲取的方法與設備,熟悉波型聲音在計算機中的表示、標準與應用。4)了解數字視頻壓縮編碼的幾種標準及其應用。5)了解計算機計算機動畫的制作過程。六、信息系統與數據庫1)掌握信息系統的結構、分類。2)掌握區分數據庫、數據庫管理系統、數據庫系統的概念和內容。3)掌握數據模型的基本概念。4)掌握關系模型結構的形式。5)掌握SQL數據庫的體系結構和SQL的常用操作指令。6)了解信息系統運行和維護的內容和方法。7)掌握信息系統開發的過程、方法和技術。職業證書:一:計算機國家二級三級二:LINUX管理三:計算機硬件工程師計算機等級考試相關信息點擊查看想了解更多關于計算機應用專業,請點擊計算機應用專業
寧市世紀職業技術學校是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學校成立于1985年,原名為青海旅游職業中等專業學校。2003年遷入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金匯路28號,學校占地面積90667.12 m2,建筑面積58402.07m2,其中教學樓3棟9507.62 m2 ,占總建筑面積的16.28%,供學校8個專業高一、高二年級近3000多名學生進行理論課教學使用;實訓樓5棟20552.59 m2,占總建筑面積的35.19%,供學校8個專業高一、高二年級近3000多名學生進行操作技能訓練用;學生公寓2棟13487 m2,占總建筑面積的23.09%,供學校1800多名住宿學生住宿使用;培訓公寓1棟2925.84 m2,占總建筑面積的5%,供學校進行短期培訓時學員住宿使用; 體育館1棟2600 m2, 占總建筑面積的4.45%,內有籃球場1個,羽毛球場4個,排球場1個,供體育教學和部分大型的教育教學活動使用; 鍋爐房2棟915.12 m2,占總建筑面積的1.57%,供全校冬季供暖使用;行政辦公樓1棟2096.7 m2,占總建筑面積的3.59%,供學校行政辦公使用;圖書館1棟2548.3 m2,占總建筑面積的4.36%,內有電子閱覽室、普通圖書室和階梯教室,供學校師生進行學習、查閱資料使用;水廁1棟303.56 m2,占總建筑面積的0.53%;學生食堂1棟3158.52 m2,占總建筑面積的5.41%,內有漢灶、清真灶及三江源地區少數民族灶等五個食堂餐廳,供學校師生就餐使用;配電室與收發室的建筑面積為306.82 m2,占總建筑面積的0.53%。兩個配電室(630+830=1460KW)供學校正常用電使用。...
暫無詳細介紹...
西寧第一職業技術學校是西寧市教育局直屬全日制、全寄宿職業技術學校。占地面積30畝,建筑面積7000多平方米。校園內繁花似錦,綠樹成蔭,隱性教育,沁人心扉,自然環境潛移人格提升。學校開設園藝、園林規劃設計與施工、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電腦美術設計、食品生物工藝、電子商務、家政服務7個專業。學校以“立德、修身、博學、強技”為校訓,堅持“以能力為本位”的辦學指導思想,重視學生的人格品質,綜合能力及職業技能的培養。經10年的辦學積累,學校目前已形成以中等職業教育為主,職業短期培訓為輔、長短結合的辦學格局,并開設綜合高中班,三年級分流為就業班和升學班。部分專業實行學分制、升學就業雙軌制,多形式、多層次的辦學模式,并長期聘請具有實踐經驗的專業人員從事專業課的教學。學校設有“西寧二職就業服務中介中心”,全方位負責學生職業指導及就業服務工作,畢業生及短訓班結業生推薦就業率達100%,同時也為社會廣大下崗待業人員提供就業信息。一切從社會需要出發,一切為學生就業著想,讓進入該校的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個進步,做好職業指導和就業服務,是我們的辦學方向和目標。近年來,學校抓住機遇迅速發展,加大投入,優化辦學條件,提高辦學水平。目前該校教學設施完善、功能齊全,語音室、電視演播室、練功房、音樂室、美術室、學生宿舍、學生食堂、多功能廳、400米標準運動場、均達到或超過重點中學雙Ⅰ類標準。學校特別加大了現代化建設的力度,裝配有電子備課室、電子閱覽室、電子資料室、網絡中心控制室、學生多媒體計算機室,“網絡班班通”已經配置了20間教室,全部教室都安裝了智能雙向教學系統。加上該校對現代化教育教學技術的推廣、培訓及運用取得了顯著成效,該校已經跨入了全市信息技術教育的先進行列。...
玉樹州八一職業技術學校的前身是玉樹州民族師范學校,成立于1957年。2001年經州政府批準,由原來的玉樹州民族師范學校、玉樹州衛生中等專業學校、玉樹州廣播電視大學、青海民族學院玉樹大專部合并重組后成立的一所綜合性學校,是青南地區唯一一所集高中教育、職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學校。4.14地震前,學校占地面積188畝,建筑面積2.46萬平方米,共有教職工203名,在校生2793名。地震中學校5名教職工和52名學生罹難,23663平方米的校舍損毀,其中16507平方米校舍倒塌,各類教學設備基本全部損毀,是全州受災最嚴重的學校之一。震后學校遷建于結古鎮西郊,由中央軍委援建、蘭州軍區承建。災后重建學校占地面積203.2畝,建設總面積68000㎡,總投資4.5億元,按4000名學生、80個教學班級、250名教職員工規模建設。分教學、辦公、圖書綜合樓、實訓樓、男女生宿舍樓、學生食堂、教工宿舍、浴室樓、風雨操場、駕校綜合樓、鍋爐房、門衛房、400米標準跑道的足球場、12個籃球場等單體建筑,結構功能分“一心一軸四區”。配備了與基礎設施建設相適應的現代化的教學、辦公、實驗、實訓基地設施。學?,F有教職工250人(含:在編教師193人,臨時工15人、臨聘人員17人、代課教師25人)。其中,專職教師166人,具有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有97人,截止2013年5月注冊學生3743名。學校內設黨辦、行政辦、總務處、教務處、學生處、電教室等六個職能處室和工會、團委、婦委會、老干科等四個群眾團體;分高中部、職教部、成教部、大專部、培訓部等5個教學部門和就業培訓中心、人才培訓中心、計算機培訓中心、教師培訓中心、鄉村醫士培訓中心等5個培訓中心。學校辦學層次涵蓋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和專科層次的高等教育?,F設有工藝美術(唐卡、繪畫、雕塑)、藏醫醫療、藏藥制藥、群眾文化藝術(玉樹土風歌舞)、民族服飾、藏式室內裝潢及家具制作等6個特色專業和師范、醫學、駕訓、旅游管理、酒店服務與管理、市政管理等6個重點專業,還設有計算機、英語、家電維修等普通專業。建有“駕駛員培訓基地”、“工藝美術實訓基地”、“汽修實訓基地”、“民族服裝加工與制作實訓基地”、“藏式建筑裝潢與家具制作實訓基地”、“烹飪實訓基地”和“酒店管理與服務實訓基地”等多個實訓基地,為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年均承擔各類技能培訓3000人次, 具備了較大培訓規模,形成了完整的職業教育體系。近年來,學校以創建“三校兩基一院”為目標(三校:玉樹州規范辦學的示范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引領校、感恩教育基地建設的先行校;兩基:玉樹州技能培訓教育基地、玉樹州繼續教育基地;一院:把玉樹職業技術學校升格為玉樹職業技術學院),以“面向市場、服務社會”為宗旨,以“三三并舉、三二聯設、成普相依、學培齊進”的辦學模式,積極創建職校整體品牌效應,努力構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職前教育與職后培訓相互溝通、相互銜接、機制靈活、效益顯著、上掛橫聯下輻射的職業教育格局。堅持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和協調發展,深化教育改革和創新,在保持全省重點職校的基礎上,爭創全國重點職校。...
海東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是2018年6月由海東市委市政府批準設立,由原海東市樂都區職業技術學校、平安區職業技術學校合并而成。學?,F有教職工123名,全日制在校生1362名。學校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創新為動力”的辦學宗旨,秉承“德育為先,技能為重,就業、升學齊頭并進”的辦學思路,具有鮮明的辦學特色。學校下設機電信息、汽修焊接、學前護理、旅游美發四個專業部,開設有物流服務與管理(電商方向)、電子技術應用、機電技術應用、計算機平面設計、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美發與形象設計、旅游服務與管理(導游方向)、旅游服務與管理(動乘方向)、汽車運用與維修、焊接技術應用、學前教育、護理等專業。面對新形勢,學校將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以高等職業教育為龍頭,中等職業教育為基礎,中高職一體銜接,帶動全市中等職業教育整體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戰略部署,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八方學子,全力打造產教深度融合,中高職有機銜接的現代職業教育學校。學校本著“安置一個學生,致富一個家庭”的原則,信守讓每一位“貧困生上學有機會,畢業生就業有保障,上進生發展有空間”的鄭重承諾。學校目前已與省內外幾十家信譽較高的企業、學校建立了人才供需關系。學校電子和機電專業與青海聚光高科、TCL集團公司、蘇州阿特斯電子有限公司、青海鹽湖集團;汽修焊接專業與浙江吉利汽車集團、眾泰汽車集團;中餐烹飪專業與杭州“張生記”餐飲集團公司,北京和諧時代有限責任公司(青藏鐵路公司餐車服務);學前教育專業與西寧市、海東市十幾家幼兒園;長期達成用工協議,實行訂單培養。護理專業與內蒙卓資職業學校、旅游服務專業(高鐵乘務方向)與天坤國際控股集團青海分公司強強聯辦,為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就業空間。近幾年,海東市樂都職業技術學校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扎實的基礎,謙虛的態度,使得該校畢業生深受企業歡迎,許多學生在短期內迅速成長為企業的骨干,月平均工資在3000元以上。...
暫無詳細介紹...
海西州職業技術學校占地面積517.95畝(345300平方米),總投資4.7億元。分為教學行政區114008平方米、實驗實訓區117364平方米、 學生生活區65150平方米、體育運動區48778平方米四個功能區;其中,綠化面積12萬平方米(180畝),占總面積的34%。學校在建設過程中,多 次深入省內外職業院校調研,并邀請設計院專家實地考察,并經反復論證后,實施科學規劃和建設,整個校園布局科學完備,功能分區合理,出入口通道安全暢通, 設計美觀,職業特色明顯,滿足發展要求。學??傄巹澖ㄖ娣e226450平方米,一期工程已建成建筑面積92079平方米。其中:教學綜合樓1#一棟20951平方米,教學綜合樓2#一棟1450 平方米,主要滿足學生理論教學、一體化教學、教學合作、教學研討、圖書閱覽以及黨政群團管理服務、辦公等;實訓樓三棟16905平方米,實訓車間兩棟 6938平方米,主要滿足化工、機電、汽修等專業的實訓、生產、科研活動;培訓中心一棟6663平方米,主要用于全州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年均承擔近 5000人的培訓任務;學生公寓樓四棟28860平方米,主要為學生提供住宿、生活服務;學生食堂一棟6114平方米,可同時供3000名學生用餐;教工 及專家食堂一棟2407平方米,主要用于合作學習、企業專家工程技術人員以及教職工用餐;標準400米塑膠跑道運動場地一個,硅PU籃球場14個,滿足體 育教學、運動訓練、競賽;附屬用房浴室、鍋爐、變電等1791平方米,均用于學校正常的教學、辦公、實訓、生活的開展。各功能用房面積比例適當,利用率較 高,充分發揮了各功能用房的使用效果,保障了學校教學、實習和生活需求。專任教師186人,其中在編專任教師111人,外聘教師50人,能工巧匠25人;從行業企業聘任的教師占專任的13.4%;“雙師型”教師占專任課教師的82%;本科以上學歷90%以上;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或學位的占5%以上;正式高級職稱的占25%以上;在校生總數3337人,學歷教育在校生總數與專業教師總數比為18:1;各專業均建立穩定的校內外實訓基地,實訓課開出率達95%以上。畢業生就業率97.4%,就業穩定率90.91%,專業對口率89.3%,訂單培養率87%;畢業生“雙證書”取得率90.6%,升學率1.3%。...
海建筑職業技術學院作為青海省唯一 一所獨立設置的建筑、通信類高等職業院校,始建于1978年,至今已有40年辦學歷程,是省級重點普通高職院校,2016年 立項為全國優質??聘叩嚷殬I院校建設單位。目前,學院全日制在校生4900多人,現有教職工269人,其中專任教師223人,高級職稱66人(其中正高12人)。建校以來,己為建設、通信行業培養了4萬多名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培訓專業技術人員10萬多名。學院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資助體系,積極落實各類“獎、貸、助、補、減”等資助政策;在得到政府、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的同時,近五年,每年有效發放各類資助金1000萬元以上,為華華學子順利完成學業提供有效保障。學院高度重視招生與畢業生就業工作。始終把此項工作作為學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社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中心任務,積極開拓就業市場、內強素質、外聯企業、全員參與、促進就業,近幾年畢業生就業率平均保持在98%以上,2018年初次就業率達到99.10%。并多次在全省高校就業評估中被評為“全省就業先進集體”,2009年榮獲“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千秋基業,教育為本。在高等職業教育蓬勃發展的大好形勢下,青海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全體師生以堅定的信心,進取的精神,扎實的工作,深化內涵式建設發展,為創建極具行業和同類院校影響力的新建院而努力奮斗。...
青海省重工業職業技術學校創辦于1980年,是國家級重點職業技術學校、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國家礦山安全二級培訓機構。建校以來為社會培養技術技能人才15440人、各類短期培訓12335人次。學?,F有在校生4058人,近幾年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學校占地面積11.1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萬余平方米。近年來學校先后榮獲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青海省職業教育先進集體等榮譽。2012年6月由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批復確定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第二批立項建設學校。學校緊緊圍繞青海省鹽湖化工、煤炭采選、裝備制造等支柱、優勢產業而設置化學工藝、采礦技術、機電技術應用等14個專業。其中:機電技術應用、化學工藝、采礦技術三個專業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重點專業,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礦山機電、機械加工技術、電氣技術應用為省級重點專業,由此形成了以三個國家級重點建設專業為龍頭、四個省級重點專業為支撐、相關專業為延伸拓展的石油化工類、資源環境類、加工制造類三大專業群。積極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踐“學崗融通”、“生產型教學工廠”、“實境耦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高度重視實踐和實訓教學環節,廣泛采用以“項目教學法”為代表的行動導向教學法,創設“生產情景”,通過崗位訓練、過程訓練、項目任務訓練、仿真訓練的綜合實訓模式,增強崗位適應性,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突出職業教育特色。...
暫無詳細介紹...